4月17日,艺术设计学院邀请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宋长虹,在东四楼201开展新一期民艺美育坊活动。本次活动以宋室风筝创作为主题,学院党委副书记贾红雨、部分教师及本硕30余名同学参与。
活动伊始,贾红雨向大家介绍了传统文化教育项目“民艺美育坊”的开展情况,阐明该项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要求参与创作活动的师生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技艺创作,用画笔表现学习感悟,用色彩传达实践效果。
活动中,宋长虹老师从风筝起源讲起,以宋文化为主,讲述风筝在宋朝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汴京宋室风筝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制作风筝时,宋老师带领大家组装骨架、糊面粘贴、绘制上色,鼓励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放飞想象力,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表达出来。不一会儿,和谐美丽的青山绿水、天真浪漫的卡通形象、传统吉祥的动物图案、构成主义的抽象表达,一个个造型多样、色彩亮丽的风筝图案便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最后,大家走出教室,放飞了自己创作的风筝作品。
“鲇鱼飘荡日当中,蝴蝶翻飞上碧空。”四月正是风筝放飞的好时节,此次民艺美育坊活动,在聚焦民间传统技艺的同时,更与生活情景结合,不仅使同学们深刻体会传统文化技艺的魅力,感受工匠精神的厚重,更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中推动第二课堂教育的顺利进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技艺魅力。我院将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牢牢把握第二课堂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培养蕴涵优秀传统道德品质、兼备中国文化底蕴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附:民艺美育坊简介
该项目由艺术设计学院党委、行政主办,院团委、学工办承办,以“来自民间,传播大爱;弘扬文化,塑造心灵”为主题,是一项想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性学生工作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2013年正式以“民艺美育坊”的名称开展活动,项目以民间艺术研学为重点,通过民艺调研、民艺实践、民艺讲坛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蕴涵优秀传统道德品质、兼备中国文化底蕴的高素质艺术人才。项目荣获: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河南省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高校精神文明案例一等奖、河南省高校“大美学工”十大优秀学生工作品牌、教育部艺术展演二等奖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