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加“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专家报告会



    为深入挖掘河南文化资源内涵,探讨中原文化发展定位,研究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的建设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河南省文化厅于5月25日和5月27日在省博物院多功能厅举办了两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专家报告会,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学习来自文化领域里知名专家的先进理念。
    5月25日,首场报告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惠林教授所做的《关于河南文化的发展问题》。胡教授指出:河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同时,要重新找回“河南文化的自信”,构建“文化河南”的时间表、路线图,我们要担负起传承创造的历史责任。胡惠林教授还建议:在哲学社科领域提出“中原学”,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拿出一些更好的创作,来表现我们伟大的祖先,给世界华人带来享受和心灵震撼;在公共文化领域创立一个在国内外叫得响的“中原论坛”,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当日的第二场报告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副主任陈少峰教授所作的《文化产业创新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陈少峰就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产业链的经营等方面并结合河南的情况进行了精彩的阐述,还就文化领域创新与方法转型做了重点讲解。
    5月27日,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和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分别作了《守望家园――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文化资源转化》的专题报告。乌丙安认为,中原是华夏历史文明重要的中心区,它的文化脉搏的跳动节奏直接影响周边的发展。从中国传统节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及传统的文明礼仪逐渐淡化的例证出发,说明保护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建议河南以戏剧为切入点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举行非遗的戏剧节,甚至可以把日本的世界遗产戏剧也请来,做一个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展演的高端论坛,形成一个关于戏剧类的郑州宣言,今后中国的戏剧保护就以此为中心推开。同时,要利用海内外对于“关公”信仰的超高呼声,组织申报关公信仰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成为继“妈祖信俗”之后的第二个信仰习俗项目。郑泰森充分肯定了乌丙安先生给出的“中心区”定位,指出中原文化的优势主要是居中的历史位置决定的,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性,华夏历史的传承也是由我们所处的中心位置决定的;中原是“天地之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确立并长时间保持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天地之中”,不完全是区位地理方面的概念。
    我院师生在报告会过程中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并与其他参会人员和兄弟院校师生进行了交流。参加报告会的老师表示,此次报告使我们受益匪浅,深受启发,研究思路大开,并将好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同学们在聆听精彩报告的同时,提高了艺术理论修养和专业基础素质,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设计创意,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