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研修计划第二十期河南传统工艺文旅融合研修班在我校顺利开班


开班仪式

2024年12月2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郑州轻工业大学主办、艺术设计学院与非遗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二十期河南传统工艺文旅融合研修班”正式开班。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调研员沈国忠、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薛峰、非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潇,河南传统工艺文旅融合研修班班主任楚晓辉博士和史鹏飞博士、研培师资团队代表,全体非遗研修班学员,研培助理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王潇主任主持。

薛峰副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向学员们介绍了学校与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自2016年以来19期的研培计划成果,并取得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展览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他指出此次研培班是落实中央和河南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具体实践。期待与传承人共同探索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祝愿学员学习期间生活愉快,学有所获。


随后班主任楚晓辉博士宣读本次研修班学员守则;班主任史鹏飞博士介绍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结业要求;教师代表李玲老师,讲述了人、物、景、局四个方面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分享王彩红老师的学习案例,并总结了对前19期的研培计划感触;学员代表王彩红老师介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香包、布老虎,并结合景区开发的文化旅游作品,以挖掘本地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做符合不同人群需要的作品,为河南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最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二级调研员沈国忠发表讲话。首先,他强调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将安全理念融入非遗传承和文旅融合的每一个细节中。其次,他表示河南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各位学员作为非遗传承的骨干力量,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推动河南省非遗传承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表示希望通过系统培训,帮助非遗学员掌握文旅融合的新理念、新形式、新路径,探索“高校+非遗+景区”的发展模式,推动河南文旅文创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非遗保护的提质增效。

此次河南传统工艺文旅融合研修班的课程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述、文旅融合语境下非遗资源双创初探、非遗文旅融合的国内外经典案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品牌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创新等课程内容,包括实地考察、研讨交流、在校创作指导、在地创作实践等教学环节,旨在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力,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非遗新的生命力,弘扬民族文化,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振兴。


交流座谈

随后,在艺术设计学院201研培教室举办了河南传统工艺文旅融合研修班座谈会。每位研修班学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展示与介绍,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产业规模以及收入情况以及在创作、创新中所面临的困境,希望能够在此次研培中找到答案。

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高银娜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为唐三彩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在此次研培活动中,她带来了自己的创新之作——三彩牡丹瓷胖女娃,它不仅完美保留了唐三彩的传统技艺精髓,更是在技术运用上大胆创新,巧妙地将其与福建唐白瓷的技艺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此外,高银娜还展示三彩瓷板画,采用纯手工高温烧制,画面细腻生动。同时,高银娜也提出了唐三彩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其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年轻人对其了解和兴趣相对有限。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这一传统技艺,为唐三彩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袁升科作为郑州市剪纸技艺传承人,带来了自己的剪纸作品集《水浒108将》,这是他对经典文学作品《水浒传》的深刻理解和致敬,更是他剪纸技艺的一次全面展示。他运用精湛的剪纸技艺,巧妙地捕捉了每一个人物的独特特征和神态,使得这些历史人物在他的剪刀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此外,袁升科还带来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创作方式——用剪纸来写日记。他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和所见所闻,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了一本别具一格的“剪纸日记”。

最后,二级调研员沈国忠总结发言,高度赞扬郑州轻工业大学为河南非遗文化传承提供的宝贵平台。此次研培班促进了非遗传承人的互鉴共进,展现了河南非遗的独特魅力。他指出,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非遗资源丰富,研培班为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源。他强调,需在传承基础上勇于创新,保护为先,让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并贴合青年消费观念,推动非遗发展。同时,教师应持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传承人需形成特色,贡献力量。最后,他鼓励大家珍惜平台资源,不断学习探索,为河南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传承贡献力量。